作者: 仝志華 李保珠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1-07-14 10:30
請鴨子“上樓”,致富頂呱呱
基礎設施不斷健全
光伏發電板成靚麗風景線
同心夯文化廣場
村民岳喜亮正在粘貼美麗庭院標牌
街道全景
寬闊整齊的兩層小樓,戶戶門前鮮花盛開,條條道路通暢整潔,居民個個臉上時常掛著幸福的笑容……盛夏時節,走進成武縣天宮廟鎮翟樓村,一幅生態美麗、產業興旺、百姓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“這里很久以前是翟樓水庫,1962年廢庫還耕,翟樓、岳樓等村民同心共夯,共筑家園……”近日,在翟樓村新建文化廣場上,翟樓村黨支部書記張友奎向記者介紹“同心夯雕像”的來歷。
自美麗鄉村建設開展以來,翟樓行政村積極開展人居環境整治,對村莊進行統一規劃,修建村域主干道和背街小巷的道路,建設了休閑廣場。兩年的時間,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村子漂亮了,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。
從“局外”人變成了積極的參與者,半數以上的家庭積極參與美麗庭院創建活動。“現在的生活環境變化很大,條條大路通門口,統一的白墻紅瓦,出門就見花,心情很舒暢。”說起像花園一樣的家園,村民岳喜亮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
曾經的翟樓村,由于缺少支柱產業,村民大都外出務工。如今的翟樓村,是遠近聞名的“養鴨大村”。變化,始于龍頭企業“呱呱鴨”的帶動。2018年,村黨支部與成武呱呱鴨食品有限公司協商,新建三座高標準全自動化養鴨車間,帶動村民到車間打工,讓百姓與企業實現利益共享。
走近在翟樓村西北角上的一個養鴨基地,寬敞干凈的鴨棚里,聽見主人“召喚”,五萬多只鴨子齊刷刷地跑往飼料槽覓食。“鴨棚采用三層直立式立體網狀構造,通過鴨子住樓房的方式,充分利用了空間資源,也方便了全自動化管理。同時,采取‘龍頭+基地+合作社+農戶’的方式為該村解決了就業問題,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。”鴨棚負責人周帥說。
據悉,近年來,為了更能有效地留住人才、聚攏民心、帶動鄉村鄉親共同致富,該村因地制宜,通過專項資金發展了光伏電站項目,每年可以為村集體增加6萬余元的收入。同時,大力發展養殖業和農業產業發展,對已發展的1200余畝蘆薈、辣椒等經濟作物進行主要扶持。并于2020年底與新希望集團達成合作協議,建設占地300畝的生態生豬養殖基地,預計可實現年出欄生豬20萬頭。目前,生豬養殖基地正在有序建設中。
“同心共夯,共建美麗家園。”張友奎說,在未來幾年將帶領全村干部共同努力,克服困難,讓產業扎根,讓村更加美麗,不斷提升老鄉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文/圖 記者 仝志華 李保珠